
#2022年法考#
如果你想通过法考,真题训练是不可或缺的!
为什么这么说?原因有3点:
① 做真题可以检测学习效果,定位重点考点
② 研究真题掌握解题思路,培养答题技巧
③ 根据真题可以看出考试趋势变化
小蓝相信,复习到现在,每一位考生都非常清楚真题的重要性,并且都已经开始了艰难的“刷题大业”。但是,“明白真题的重要性”和“会刷题”是两回事,“刷题多”也不见的就等于“能上岸”…

要想让上岸的几率无限接近100%,最稳妥的方法就是搞到2022法考真题!但是现在距离客观题考试还有50多天,怎么才能搞到今年法考的真题呢?
为此,小蓝有了几个不敢实践的设想……

01
如何搞到2022法考真题?
设想一:直接闯入司法部偷题!
正所谓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,既然已经苦学了这么久,怎能甘心在最后的考试中饮恨?
况且,大家也没什么好怕的,法考生进司法部,那不就相当于“回家”吗?你以为这么多年的“司法部爸爸”是白叫的吗?
作为有担当、豁达、成熟的“大人”,怎么会为难一心求学的“孩子”呢?至多骂一句“这孩子真不懂事”,那又如何呢?我还是个孩子啊!

想到这里,脑海中不自觉地响起了那首熟悉的BGM:
“去吗?去啊!以最卑微的梦!”
以不轨的模样,匍匐着前行;因对峙过绝望,所以要赌一把命运!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孤勇?他只是想通过法考,他有什么错?
小蓝相信,很多人都能理解这份“不易”,所以小蓝也为勇于尝试此事的“勇士”准备了一份“刑法大礼包”:
触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条 窃取国家秘密罪:
将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设想二:买通司法部内部人员!
香港电影用三部《无间道》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道理:卧底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,但太帅了很容易暴露。
所以,如果我们想提前拿到今年法考的真题,又不想孤身犯险,那就尝试着买通某位内部人员。切记!不能找太帅的,否则太扎眼!
如果对方坚持不上套,可以尝试卖惨,噙着几点泪花,不要让眼泪掉下,轻声对他说:
“求求你了,别再坚持了。我考了四年,做真题也做了四年,女朋友考分了,工作也垮了。我不想失败,我想上岸。谁家还没个考生呢?你能保证一辈子不考证吗?”

人心都是肉长的,如此动之以情,再辅以财物报答,没准就能成!
如果真成功了,先不管真题能不能拿到,你肯定能拿到一份名为“行贿罪”的奖励。
属于为谋取不正当利益,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,构成行贿罪。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罚金;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,情节严重的,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,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情节特别严重的,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设想三:现在去找出题人认亲套题!
记得看《少帅》时,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张作霖有这样一句台词:“江湖不是打打杀杀,那是人情世故!”
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人情社会,讲人情,才有好感情;懂世故,才能有故事。即便现代社会是规则型社会,是法治社会,但有些时候依然会出现“以情动人”的情况。
所以,如果你不想像【设想一】那样以身犯险,又不想象【设想二】那样求人帮忙,那就舍去自己一张脸,找出题人去认亲,不管多远、多离谱的亲戚都行,至少你能有一个与出题人对话的身份。

虽然“认亲”这种行为很不要脸,但是不违法啊。可惜的是,你无法获得某个“法律大礼包”了。
如果你觉得失落,可以把这件事捅到网上去“炫耀”一下,你肯定能喜提“社死”皮肤,也算是一种补偿啦!

以上设想仅供娱乐,不要效仿
如有雷同,纯属找死
02
得不到2022真题该怎么复习?
通过以上设想可知,想要提前获得今年法考真题,可能性微乎其微。那现在备考时间已经不多,按部就班复习又来不及,该怎么办呢?
其实在文章开头,小蓝就给大家指明了方法,那就是认真做历年真题!
法考的特点是“重者恒重”,这就意味着每年法考的考试重点都差不多,但是每年都会有所变化,对于法考生而言,了解每年法考的细微变化非!常!重!要!

如何获悉变化?那就是做历年真题!通过做真题,可以了解知识点的考法,也能把握每个学科的特点,甚至揣摩命题人的出题方式。当下阶段就是要多归纳,可以在题库中把做错的真题再做一遍,然后把自己做错的地方做好笔记,对错误原因进行归纳,之后再反复做,看是不是还会犯类似的错误。

而且,真题所考察的知识点有一定的重复率,换句话说,真题做得多了,你就能知道哪些考点是重点考点,高频考点。明确了重要考点,那就是你接下来的重要攻克方向。